噴碼機噴碼技術并不是一種單一的技術,而是包含了各種互相關聯的、不同領域的復合型技術。今天我們就從其中的一個小點切入,以按需噴墨打印(DOD)中壓電噴墨門類下的剪切力型噴頭(Top down schematicof a shear mode print head)為例為大家介紹一下這種全新的打印技術。接下來,請大家跟著小墨滴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吧!
一
出發前的準備
剪切力型的DOD打印頭上有一個小腔室,腔室的一側連接有供給管,供給管連接著儲存墨水的墨囊,在腔體的另一側有噴嘴出口。小墨滴進入小腔室之后,便開始等待旅行的開始。
圖2剪切力型打印噴頭
二
噴頭噴射
壓電元件(PZT)靠近腔體通道的上半部分,在PZT上施加電壓后,由于壓電效應,通道的上半部分變形,下半部分不變,使得通道成為人字形。腔體體積的突然減小,將產生能夠噴出小液滴所需的脈沖壓力。由于壓力波會將液體從噴孔處推擠,形成一個長液帶因此,如果有足夠的能量可以克服液體的表面能,液體就會由噴孔噴出(圖3)。
圖3液體在噴口附近的受力情況
緊接著,壓力波經過在容腔內的傳遞,由閉口端反射而來的負壓力波將噴出的液體帶回,使得噴嘴噴出的細流發生縮頸和剪斷,形成有球莖狀頭端的無約束液帶。小液滴也就終于從打印噴頭上脫落下來開始自由飛翔啦。
三
墨滴飛行
圖中第一行右側可以看出,在飛行過程中,小液滴身后往往還會有個小尾巴。這個因小曲率半徑而被剪斷的尾巴末端壓力較高,尾部的液體向小液滴的球莖狀頭端流動,出現長液帶退縮現象。在長液帶收縮期間,靠近球莖狀頭端的第二個縮莖逐漸發展,縮莖的半徑不斷縮小,直至一個小液滴分裂成了兩個,其中大的叫做主液滴,小的叫做衛星液滴。
圖4通過機器視覺系統捕捉的一組墨滴下落瞬間的照片
衛星液滴與主液滴合并時,剩余的表面能會轉換為液滴中液體的動能,當能量在動能和表面能之間來回轉換時,小液滴的表面將發生振蕩,情況如上圖(圖4)第二行右側所示。小墨滴的實際飛行中還有可能碰到各種各樣的意外情況,例如:在噴墨過程中,當點間距相同的情況下,在PZT上施加的脈沖電壓頻率越高,噴墨打印的效率越高。但是,如果液滴的噴射頻率太高,會使得噴頭上相鄰噴頭所連接的腔體之間發生串擾,脈沖電壓需要保證在一定范圍之內。
四
墨滴安家
小墨滴在空中飛行時,實際的飛行路線還會受到氣流顛簸的影響,但不論如何,小墨滴現在終于平安到達了基底。為了保證打印圖形的精度,以及保證打印的圖形電路能夠完成特定的功能,我們需要小墨滴整齊的在基底上手拉手排好隊。
小墨滴單個沉積在基底上就是一個點,不過,當墨滴與墨滴相互非常接近的時候,它們就會組建成新的結構。下圖顯示了一組打印的線條,墨滴的點間距從左往右逐漸減小。
圖5一組打印在特定基底上的墨滴線段
上圖中,c線中的小墨滴是排隊最整齊的,隊伍的邊緣最光滑,隊伍的形狀最優。隊伍的形狀也和基底的溫度有關,但如果小液滴中的溶劑易揮發,即使是基底溫度不是很高,在大量材料沉積,或者點間距很小的情況下,打印出來的線條也會出現膨脹(圖4d)甚至堆疊出硬幣的形狀(圖5e和圖6)。小墨滴會堆疊出硬幣形狀是因為前一個墨滴落在基底上后,溶劑已經部分揮發,后一個墨滴再滴上時與第一個墨滴的會形成重疊與邊界區域。此外,小液滴還存在一定的流動性,這種流動性也會影響邊界的具體形態(圖7)。
圖6打印的電子元件線條出現硬幣狀堆疊
圖7邊界的邊緣部分的流動出弧線形
將數據羅列在下圖(圖8)中的二維坐標上,可以發現針對含有特定溶劑的墨滴需要在特定的溫度下打印,這就要求保證小墨滴落下的時間間隔(delay)與墨滴間距(dotspacing)在一個合適的組合范圍內。過高的基底溫度、過長的時間間隔、或者過小的墨滴間距都有可能導致打印線條堆疊成硬幣狀;而在基底溫度較低的情況下,過短的時間間隔或過大的墨滴間距,又會導致打印出的線條于基底上擴散等一系列其他問題。
圖8時間間隔與墨滴間距對于打印線條的影響
至此為止,小墨滴從墨囊出發,由腔室經過噴頭噴射、飛行、沖擊、擴散,最終在基底這一新家上凝固,有序地入住新居!DOD噴碼機墨點的旅程也就告一段落了,合肥依瑪希望通過DOD噴碼機墨點控制原理技術讓您能對DOD噴碼機有個更清晰的認識,希望對您有幫助。